首页

日本女王坐脸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9:51:19 作者:江西九江警方捣毁一制假黑窝点 查获伪造公章1400余枚 浏览量:64430

  中新网兰州5月4日电 (戴文昌)“家里有一位修壁画的父亲,这对我影响是极大的。”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李波说,“父母在饭桌上聊的都是敦煌莫高窟。”1990年,在父亲李云鹤影响下,学习绘画专业的李波成为一名壁画修复师,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这些珍贵壁画和彩塑“问诊治病”。

  近日,李波作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优胜者,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单列表彰。

  修复敦煌壁画彩塑,对修复师而言是一场“大考”。李波说,“入行后,父亲对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对待文物修复态度。从前期研究到后期修复,每一步都要认真对待,这样才能少留遗憾,他的话我牢牢记在心里。”

图为敦煌壁画修复。(资料图) 南如卓玛 摄

  “文物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谈到文物修复,李波强调最多的就是“敬畏”,文物的不可再生决定着“要对文物永远保持敬畏之心”。李波一直坚持修复文物最小干预原则“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,不停改进创新材料以及工艺,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好文物,最大限度地保护信息真实性。”

  面对“千年伤病”缠身的石窟壁画和塑像,在细如发丝、微如芝麻的壁画“伤口”上一点点实施“微创手术”,除尘、灌胶、滚压、回贴,发展到后来整体分层揭取、搬迁复原;在塑像方面,从修复糟朽、断裂、倾倒塑像,发展到复原大型塑像……

  “我们都管修壁画叫作‘面壁’。这项工作看似劳动强度不大,但必须全神贯注。”李波说,不同的保存环境、不同的结构层,决定了每一处病害都不一样。面对不会说话的“病人”,怎么把壁画的“病”治好,很考验功夫。

  文物修复师像医生一样,将文物从时间流逝和自然打磨中拯救出来。在李波的印象里,父亲常说,“对待文物要有感情,知道它的可贵才能用心保护它。一旦要修,就要修到最完美的状态,宁可不修也不能修坏了。”

  文物修复工作苦不苦?一个姿势就要保持很久,甚至会因此落下职业病,怎么会不苦?可李波说,“身体是苦的,但内心却是丰盈的。每当看到修复好的文物,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是无可比拟的。”

  李波常对年轻人说,修复文物其实是一个不断闯关过程,要有越挫越勇的韧劲。修复壁画的过程也是修心过程,全身心地投入其中,便“一画入眼中,万事离心头”,与文物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。

  在时间的侵蚀下,壁画遭遇的病害有空鼓、起甲和酥碱等等,它们让精致的图案变得模糊、破损,有时像鳞片一样翘起,有时结满白霜,有时甚至变得疏松、脱落。

图为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壁画数字化采集现场。(资料图) 敦煌研究院供图

  修复师们的工作,就是拿着大大小小、形形色色的工具,除尘、填垫、脱盐、粘结、按压、支顶……帮助壁画对抗时间。李波说,文物修复并不是修复者的主观创作,在修复或复原过程中,要最大限度尊重原作的原材料、原工艺,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。

  “每个修复项目都可能遇到困难。”李波说,看起来都是颜料层起甲这种病害,但由于保存条件的差异或载体层的不同,修复材料和工艺也不能一成不变,需要认真思考、仔细调查,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方法和策略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习言道|两千多年前的家书,吸引习近平驻足观看

  第三十六条 教材管理工作接受相关部门、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及社会监督。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地教材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本区域内的教材使用进行检查和监督。

两岸学子分享心得: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

据悉,为吸引更多“三电”企业前来投资兴业,娄底绘制了“招商地图”,对国内知名度高、活跃度强的“三电”企业进行梳理,选定278家企业,由市级领导挂帅成立专班,组织8支招商小分队,认领目标企业,奔赴各地“敲门招商”。今年以来,已签约项目28个,拟签约项目5个,在谈项目26个。娄底经开区为“三电”产业量身打造的电机产业园开园,目前已入园项目15个。

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

本轮巴以冲突仍在延宕,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。尽管美国否决了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,但地区人民对于立即停火的迫切要求不容否决,加沙平民对于人道援助的基本需求不容否决,国际社会对于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普遍愿望不容否决。

地球累计出现长达27小时地磁暴过程 我国多地可见极光

百色站的务工列车已经开行有十余年,潘镇超几乎每年都来护乘,但十年前并非如此。潘镇超2010年到了百色站派出所,当时没有动车,只是普通的火车站,许多搭乘专列的务工人员不懂如何搭车,也不知晓乘车对携带物品的相关要求。“这么乌泱泱一群人,如果一个不注意,这边出些事,那边漏些人,就会影响他们返工。”潘镇超说。

通民心、达民意、惠民生 “委员通道”聚焦热点话题 亮点纷呈

在文那眼中,神仙是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一种看法。“在古代,人们将自然现象理解为神迹,现代人则会用更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它们。但古人鲜少用神仙去解释生活习惯、人与人的关系等等,我却希望用这种更浪漫的方式去诠释这些文化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